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成语 成语解释 详细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 普:普遍,全。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。 详细>>
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,把它搁在一边不管。 详细>>
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 朝:朝廷。市:市场。在朝廷上争夺名位,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。即争名夺利。 详细>>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 东隅:指日出处,表示早年。桑榆:指日落处,表示晚年。早年的时光消逝,如果珍惜时光,发愤图强,晚年并不晚。 详细>>
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 向东面看,看不到西面的墙。比喻主观片面,顾此失彼。 详细>>
丛兰欲秀,秋风败之 兰:兰草;秀:开花;败:衰败。兰草要开花,但秋风使之凋谢。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。 详细>>
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比喻隐藏不住,总要露相。 详细>>
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 给他人便利,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。 详细>>
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 鸣;鸟叫。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 详细>>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。形容恬不知耻。 详细>>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 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;蚕:养蚕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养蚕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。 详细>>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 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织布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。 详细>>
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 智:智慧,见识。不经历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。 详细>>
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。也形容知识贫乏,学问浅薄。 详细>>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无耻到极点。 详细>>
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姑公:婆婆和公公。不装傻装聋,就难当婆婆公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 详细>>
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 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。 详细>>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 不要求立功,只希望没有错误。 详细>>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。同“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”。 详细>>
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。同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 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