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成语解释 |
详细 |
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 |
揭:举起;竿:竹竿。砍削树木当兵器,举起竹竿作军旗。比喻武装起义。 |
详细>>
|
文能附众,武能威敌 |
文:文德,指政治;武:武功,指军事;附众:使大家亲近;威:威服。旧指在政治上能团结部下,在军事上能威震敌人。 |
详细>>
|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 |
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 |
详细>>
|
数米而炊,称柴而爨 |
爨:烧火煮饭。指称柴草,数米粒做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 |
详细>>
|
教妇初来,教儿婴孩 |
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。 |
详细>>
|
救人救彻,救火救灭 |
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,不能半途而废。 |
详细>>
|
敌存灭祸,敌去召过 |
召:即“招”,招来。敌人存在,威胁便存在,可使人提高警惕,免除灾祸;放松警惕,便会招来祸害。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。 |
详细>>
|
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 |
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。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,决心改过,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。 |
详细>>
|
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 |
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。 |
详细>>
|
攻无不取,战无不胜 |
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 |
详细>>
|
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 |
攻:攻打;克:攻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 |
详细>>
|
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 |
其:代词,指敌人;不意:没有料到。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或没有意料时就采取行动。 |
详细>>
|
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 |
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,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。多指有偏见的批评。 |
详细>>
|
收拾余烬,背城借一 |
收拾:收聚,整理;余烬:火烧后的残留物,指残兵;借一:借此一战。收拾剩余力量,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 |
详细>>
|
收合余烬,背城借一 |
收合:收聚,整理;余烬:火烧后的残留物,指残兵;借一:借此一战。收拾剩余力量,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 |
详细>>
|
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|
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
详细>>
|
推波助澜,纵风止燎 |
澜:大波浪。比喻从旁鼓动,助长事物的声势,扩大影响。 |
详细>>
|
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 |
探:寻求,探测;赜:幽深玄妙;索:搜求;隐:隐秘;致:招致。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、深远的问题。 |
详细>>
|
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 |
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|
详细>>
|
捉贼要赃,捉奸要双 |
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|
详细>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