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成语:

避君三舍

拼音:

bì jūn sān shè

解释:

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
出处: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楚子飨之,曰:‘公子若反晋国,则何以报不穀?’……(重耳)对曰:‘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於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’”

繁体:

避君三捨

简拼:

bjss

注音:

ㄅㄧˋ ㄐㄩㄣ ㄙㄢ ㄕㄜˋ

程度:

常用成语

字数:

四字成语

色彩:

中性成语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退让

结构:

补充式成语

年代:

古代成语

简意:

退避三舍

例子:

放子一头嗟我老,避君三舍与之平。 ★宋·刘克庄《题蔡炷主簿诗卷》诗


成语接龙-->以""为开头的成语 在下方选择一个成语继续接上


上一篇: 避嚣习静 下一篇: 避凶趋吉